回歸宣教士的心路/西方學術出版社 (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總代理 )

NT$400
商品編號: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介紹

《回歸宣教士的心路》描述10位回歸宣教士的故事,看到回歸香港的過程比到新的工場更具挑戰性。儘管大多數承認迷失方向、逆向文化衝擊以及身分和關係變化的掙扎,但與神、自我和他者的關係構成了他們成長和轉化的關鍵因素。

 

作者介紹

甄鳳玲,從事個人及家庭輔導多年,曾任前線社工、督導、大學講師等工作,現於神學院任教輔導。期間,在神學院修讀基督 教靈修學、跨文化研究等課程。向前看,繼續作一個以牧養、關懷、教導及屬靈導引為念的服事者,盼望在教會、宣教工場等崗位上,去服事和影響信徒,使他們的生命得以建造起來。

 

《回歸宣教士的心路》描述 10 位回歸宣教士的故事,看到回歸香港的過程比到新的工場更具挑戰性。儘管大多數承認迷失方向、逆向文化衝擊以及身分和關係變化的掙扎,但與神、自我和他者的關係構成了他們成長和轉化的關鍵因素。

 

「本書內容是作者甄鳳玲近期搜集資料並撰寫第二個博士論文的專研結果。作為該論文的第一指導,本人親睹作者做學問的嚴謹態度,資料搜集過程的縝密勤謹,值得嘉許。加上作者近年參與多個香港差傳機構的宣教士關懷事工的實踐體驗,使本書內容豐富,可信度增強。華人宣教士關懷事工,相對而是年日短、經驗少、有關中文資料奇缺。故此,本書的參考價值在這方面甚高,特此推介同工及同學們。」
——溫以諾教授(西方神學院PhD, EdD, DIS博士課程主任)

 

「我在保羅文化中心認識甄鳳玲博士,她放下自己的專業身分與學員在宣士關顧課程中一起探索、互動。中心的許多活動甄博士都熱烈參與,這份融入和認同的愛(being),透了她的輔導理論(knowing),和她對回歸宣教士的導引(doing)。我盼望輔導員和宣教士的關顧者細讀這書,更要用心和花時間去和宣教士同行,用你的所是(being)去服侍受助者,而不是只站在高位上去傳遞理念(knowing)和給予導引(doing)。」
——龍維耐醫生(資深宣教士訓練導師)

 

「多年前,我仍在差會服侍,已經得知在香港被差出去的宣教士,於過去十年內約有二百多位宣教士已退休,他們回港後居所的需要,是值得關注的。甄博士在文章上作美好的研究,道出宣教士回歸的故事、掙扎、轉變、以至重新定位,因此,《回歸宣教士的心路》是值得每位願意認識並關宣教士的同路人細讀,藉此更去明白宣教士的心路歷程,與他們同行第二里路,使他們豐盛的事奉人生燃點更多弟兄姊妹的生命,一同完成耶穌基督的大使命。」
——杜其彪牧師(保羅文化中心有限公司義務總幹事)

 

目錄

– 溫序

– 杜序。

– 自序..

第一章:回歸者的故事

– 十位回歸宣教士

– 小結

 

第二章:宣教士的回港經歷(一)

– 服侍國的經驗.

– 回歸故土的經驗

迷茫(1):失落和悲傷…

迷茫(2):困惑與不確定

迷茫(3):逆文化衝擊..

– 面對身分及關係轉變的掙扎,

身分轉變..

與教會會友的關係轉變 與家人溝通上的轉變。

– 小結.

 

第三章:宣教士的回港經歷(二)

– 重新定向:轉變的異象和上帝清晰的帶領

– 重新確認身分..

– 再融入:保持關係及建立新關係

保持與神的關係..

重建及發展與教會及家人的關係

 

第四章:宣教士關懷

– 接受關懷服務的經驗..

回歸宣教士的需要及所提供的關懷

對宣教士關懷的看法。

– 小結

 

第五章:宣教士的回港經歷(三)- 宣教學上的意義

– 宣教學上的意義

回歸過程對回歸宣教士的意義。

對差會與差派教會的意義

對宣教士關懷的意義

– 小結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