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I 關係結束了
歷程1. 關係亮紅燈:為什麼會分手?
歷程2. 面對現實:關係無法結束的原因
歷程3. 預備分手:如何結束關係
II 度過分手的傷痛期
歷程4. 認識分手的傷痛
歷程5. 善用傷痛:化傷痛為力量
歷程6. 傷痛的作用:第一、二、三步驟
歷程7. 傷痛的作用:第四、五、六步驟
歷程8. 量化復原進度
III 迎接更好的未來
歷程9. 經營成功的單身生活
歷程10. 重返感情世界
歷程11. 避免重蹈覆轍
歷程12. 創造健康的新關係
附錄:預備新感情
內容簡介 掙扎許久,終於還是回復單身, 那一刻,負面思緒黑洞般四面八方襲來, 悲傷、沮喪、憤怒、害怕,天地彷彿在一瞬間瓦解, 我該如何消除傷痛?我還有能力再愛嗎? 擁有多年傷痛修復及心理輔導經驗的諮商大師諾曼・萊特,逐一探討導致兩人分手的關係警訊,直視分手後的內心傷痛,並藉由書中的測驗或書寫練習,以及來自聖經智慧的叮嚀與引導,陪你走過療傷旅程中的孤獨、失落與煎熬。 當走完這12段療癒歷程,你將能透過一步步的內在醫治與自我探索,讓心靈重新得力,為未來的感情作好準備,迎接健康美好的新關係。 *本書特色: 1. 本書初版書名為《戀人還是朋友:分手療傷手冊》,銷售上萬本,許多讀者回饋獲益匪淺,2024年全新改版上市,提供更優質閱讀。 2. 將分手的療癒具體分為十二個歷程,讀者能清楚了解分手的傷痛,並按部就班走過每一個必經的療傷歷程。 3. 作者為專業諮商師,經驗豐厚,提供扎實的分析與建議,使讀者獲得真實幫助。 4. 書中在引導療癒的過程提供多種測驗題,使更輕易了解自身與對方。 作者介紹 目錄 目錄 I 關係結束了 歷程1. 關係亮紅燈:為什麼會分手? 歷程2. 面對現實:關係無法結束的原因 歷程3. 預備分手:如何結束關係 II 度過分手的傷痛期 歷程4. 認識分手的傷痛 歷程5. 善用傷痛:化傷痛為力量 歷程6. 傷痛的作用:第一、二、三步驟 歷程7. 傷痛的作用:第四、五、六步驟 歷程8. 量化復原進度 III 迎接更好的未來 歷程9. 經營成功的單身生活 歷程10. 重返感情世界 歷程11. 避免重蹈覆轍 歷程12. 創造健康的新關係 附錄:預備新感情 內容連載 作者序 關心單身朋友的感情世界 有些人也許會懷疑,真的有必要出一本關於單身感情的書嗎?我的答案是:有必要。以下我要告訴你為什麼。 當一位單身者面臨感情關係結束而分手,他也就經歷了非常巨大的痛苦,但是他的痛苦卻沒有多少人關心。可是換作另一種情況,如果一個人離婚了,社會上卻提供了很多的資源幫助他度過,例如有談離婚的書籍、影片或離婚成長團體等。如此看來,我不禁要問,為什麼單身者面臨分手,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許多分手的例子當中,分手所帶來的傷痛及情緒混亂的程度,都跟經歷離婚的情況不相上下。 書中我引用了許多的例子,這些都是我過去三十年從事心理諮商的真實個案,只是我用化名的方式呈現當事者的心境。 希望這本書能順利送到需要者的手中。如果有人正經歷分手,一旦他能夠找到方法,知道該如何從破碎關係的傷痛中復原,就能減 輕痛苦,促進復原的過程,並且將這個經驗轉變成一種學習跟成長,也好為將來的感情作更好的準備。 ──諾曼•萊特 許多人說分手就分手:前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卻因一句話、一個甩門聲,說散就散。實際上,兩人從關係惡化到結束,極少如此閃電般快速。感情走下坡的跡象大多早在提出分手前,就已浮出檯面。所以只要你能察覺出這些跡象,就盡早為分手作準備吧!我稱這些跡象為「紅色警訊」。 警訊一 失衡的兩性關係 有一種感情通常維持不了多久,就是失衡的兩性關係,也就是你和你的伴侶對彼此關心的程度不一致。你們或許有一方當初曾追求另一方,但現在另一方卻拿翹起來;或者,當其中一方勇於表達愛意,卻得不到另一方的回應或效果。 如果你現在正處於兩性關係中,你可能會覺得,兩人因為個性不同,所以對待彼此的方式自然很不一樣。這當然不無可能,但也別忽略了一點:也有可能只是因為,其中一方在乎這份感情的程度,遠遠大過另一方。 要承認自己比對方更在意彼此的感情是蠻困難的,但如果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你也很清楚這一點,就別再否認了,否則到時只會帶來更大的痛苦。兩性關係是否失衡可經由以下的情況來判斷。如果你或你的伴侶── ● 在維繫感情上較積極。 ● 較主動而熱情,如牽手、擁抱和接吻。 ● 總是一人勤計畫,另一人跟著走。 ● 為對方付出,但對方卻從不感激。 ● 對兩人關係仍存有激情,但對方似乎只是應付了事。 ● 當談到未來,對方的回應一點也不熱絡。 警訊二 其中一方是拯救者 當我就讀高中和專科時,我有些朋友趁暑假打工,在海灘和公共游泳池當救生員。對我來說,當救生員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那些救生員整天在陽光下,和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混在一起,而且打工的期間都在暑假的黃金時段。當暑假快結束時,我對他們說:「打工很棒吧!你一定很捨不得結束!」沒想到大多數朋友的反應讓我大吃一驚:「才不會呢,我現在想到救人就煩!」 在正常關係中,兩人應該要同甘共苦,這才是正常的對待方式。然而在親密關係中,有些人卻會不厭其煩地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他們為此而活。如果你發現,當你的另一半需要你時,你總是隨侍左右﹔但當你需要他時,他卻不見蹤影,那麼很顯然,你們之間有了問題。 有時,扮演拯救者的一方會主動幫助另一方,但有時,需要被拯救的一方會操弄另一方的拯救行動。因為對於被拯救者來說,反正另一方總是會伸出援手,所以他就不認為自己需要改變什麼。另一方面,即使拯救者的動機純正高尚,但他所傳達的訊息卻是:「我比你行,因為你連自己都照顧不了。」久而久之,被拯救的一方就對拯救者感到非常憤慨。 我曾目睹拯救者對不同的伴侶重複一樣的模式,他們不斷被需要他們拯救的人所吸引。如果你覺得你正是如此,那麼想想在一段感情中,如果有一方總是在拯救另一方,你覺得這樣的感情會有未來嗎?其實多半維持不久,即便有例外,也是不太正常的關係。 如果你覺得你總是被需要你的人所吸引,而對比你強的人沒有興趣,那你得好好反省一下了。你絕對有必要去了解其中的原因,並改變這樣的傾向。 警訊三 關係建築在可能性而非現實上 回想一下你們剛開始戀愛的時候吧。你會想起來,雖然你曾認為你的伴侶並非是你所想要或所期望的那一型,但你還是跟自己說:「他很有潛力!」也許他不是你精神上所尋求的那一型,但你卻想:「上帝可以改造他!」也許他看起來是個不太有情感的人,但你卻想:「他只是在等機會表現吧!」 也許你的伴侶在情緒爆發時,簡直讓人受不了,但你卻想:「總有一天我一定能幫助他處理他的憤怒和沮喪。」也許你認為你的伴侶喜愛偷瞄異性,是因為你們尚未安定下來,或還沒有結婚的緣故,所以你對自己說:「一旦我們定下來,他就再也不會左顧右盼了。」 也許他處理財務的方式有點嚇人,尤其是信用卡刷爆這件事,但你卻想:「我相信以後我們結婚了,他就會開始有責任感。」可是事實上呢?他是不是提議開個共同帳戶,和信用卡正、副卡,這樣才能在經濟上相互照顧呢?如果是這樣,你們倆很可能一起破產! 也許他不習慣溝通,或是不常與你分享情緒方面的問題,但你卻把情況合理化:「一個人的家庭裡有受虐、酗酒或精神疾 病的機率能有多高呢?」然而你見過他的父母了吧,他們簡直就是精神科活生生的教材。 你期望能及時彌補你伴侶的缺陷,心想那樣他就可以滿足了。除此,你還為對方找藉口:也許過去他一直更換伴侶,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對他付出足夠的關心,於是你想:「鼓勵他來認識我心靈上的益友吧,也許他會有點改變。」可是有嗎? 如果你曾將兩性關係建築在這些可能性上,那麼問題並不在於你的伴侶,你知道問題在誰身上了吧!如果你企圖徹頭徹尾去改變一個人,那你就太傻了,傻得像期望點石成金的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