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爾文到今日改革宗傳統--多元開展,與時俱進的信仰旅程/鄭仰恩/公報社

本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加爾文的主要生命故事及他的改革工作,這部分參考並彙整了過去相關的經典研究以及近年來最新進且詳實的一、二手文獻資料,並試圖為這位過去較為「低調私密」的改革派大師描繪出一幅清晰且貼近讀者的歷史圖像。
NT$450
NT$500
商品編號: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加爾文的主要生命故事及他的改革工作,這部分參考並彙整了過去相關的經典研究以及近年來最新進且詳實的一、二手文獻資料,並試圖為這位過去較為「低調私密」的改革派大師描繪出一幅清晰且貼近讀者的歷史圖像。

第二部分論及加爾文留給後世的直接精神遺產以及他對改教運動的獨特貢獻。除了剖析《基督教要義》以及他龐大精深的聖經詮釋作品,也特別深入討論受到他啟發的神學理念,包括罪觀、人觀、聖靈論、拯救論、預定論以及政治抵抗理論等,另外還介紹了他的前後輩親密友人、同工團隊,以及當時代曾經和他互動的重要人物。

最後是探索改革宗傳統從17世紀以後所面對的艱鉅挑戰以及多元發展的局面,包括國際加爾文傳統的擴展、改革宗教會體制的爭議,以及受到啟蒙運動和奮興運動雙重影響下所呈現的多元詮釋及多元實踐的新面貌。並分別介紹「當代多元神學光譜裡的改革宗傳統」以及「普世合一運動裡的改革宗見證」,以期呈現改革宗傳統在新時代裡「與時俱進、多元開展」的豐富面貌。





作者介紹

鄭仰恩

1957年生於台灣台北

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士(B.A.),主修歷史
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M.Div.)
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哲學博士(Ph. D),主修教會歷史

現職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

經歷: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助理教授(1994-1997)、副教授(1997-2005)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資料中心主任(1994-2018)、教務長(1997-2006)、學術副院長(2007-2010)、《台灣神學論刊》主編(1997-2000, 2003-2005)
.加拿大多倫多諾克斯神學院駐院訪問學者(2000)
.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訪問學者(2000)
.玉山神學院客座副教授(2003)
.美國普林斯頓「神學研究中心」(CTI)常駐研究員(2008-2009)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訪問學者(2017)
.普世教會協會(WCC) 信仰與教制部委員(1998-2005)
.亞洲基督教協會(CCA)宣教與合一委員會共同主席(1995-2005)
.普世第三世界神學家協會(EATWOT)神學委員會召集人(2001-2006)
.國史館「卸任元首(李登輝前總統)口述訪談暨文物整理」計畫協同主持人(2002-2004)
.亞洲加爾文學會(Asian Congress of Calvin Research)會長(2011-2016)
.普世教會協會(WCC)中央委員會委員會(2013-2021)


目錄

自序 一路走來,在豐富中學習謙卑!
導論 以新眼光重新解讀加爾文和改革宗傳統
第一章 加爾文的家庭和求學之路
第二章 加爾文的法學及人文素養
第三章 加爾文的信仰轉變及柯普事件
第四章 加爾文與日內瓦的首度會遇
第五章 在史特拉斯堡的美好歲月
第六章 加爾文再度回到日內瓦
第七章 日內瓦教會與社區的組織與重建
第八章 在日內瓦的艱辛奮鬥及晚年生活
第九章 《基督教要義》及加爾文神學的主要輪廓
第十章 加爾文神學中的罪觀與人觀
第十一章 加爾文論聖靈及屬靈恩賜
第十二章 加爾文的友人和周邊
第十三章 從加爾文到加爾文主義者
第十四章 改革宗教會的擴展:國際加爾文傳統
第十五章 尚·慕赫利事件—法國改革宗教會草創時期的一場教制之爭
第十六章 愛德華茲與北美洲大復興運動
第十七章 當代多元神學光譜裡的改革宗傳統
第十八章 普世合一運動裡的改革宗見證
後話 蘇格蘭啟蒙運動及改革宗教育理念對早期台灣基督教的影響

圖書出版品
ISBN/EISBN 9789865637613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