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與人權是否相容? 今天世界各地都有人廣泛否認、迴避或忽略人權,人權在全球不同境況下也引起不少爭議。宗教往往與人權對立起來,或將兩者截然分割。作者指出,宗教在人權歷史上既是劣跡斑斑,又是其精神依據和靈性資源。 本書從具體的人權侵犯事例開始,簡述人權的觀念和歷史發展,並從哲學及神學的角度證成人權的普遍性,提倡人權踐行的在地性和宗教性,釐清人權與宗教間的誤解,並提倡信徒與非信徒可共同承擔委身,恢復人類尊嚴。 焦點閱讀 聖經及其詮釋 摘自《信仰與人權:基督教與人類尊嚴的全球奮鬥》,頁101-103 我們已經指出,聖經對公義及正義的觀念在鼓勵我們留意人權方面的影響。所有人受造都是平等的,而且在基督裏得到身分,這恩賜乃給予所有人。但正如很多研究顯示,聖經的意象除了促進人道態度外,往往也是妨礙發展人道態度的因素(例如在死刑、奴隸和父權制度)。基督論的經文提倡無條件的愛和饒恕,在聖經詮釋的歷史上並不是特別顯著。基督身為絕對君王和不寬容的法官這個形象,其影響力和基督與我們同行受苦者的形象不遑多讓,後者卻是那些有最大需要的人所認同的。 在新約,大部分神學問題的討論都很自然地聚焦在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上。但新約建基在舊約上,而希伯來聖經有相當多的材料是與權利問題有關,對基督教也十分重要的。當然,這些材料對猶太教也有基本的重要性,對現代權利理論和制度的發展有相當貢獻。很多權利理論家認為,希伯來聖經為上帝之下的道德律提供了普遍的框架,以及為人類的福祉奠下基礎。除了它在猶太思想中的主要地位外,這個立場也在更正教神學中由斯塔克豪斯(Max Stackhouse)建立,在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由佩里(Michael J.Perry)建立,很重要的是,並由穆斯林作家建立。 不過,我們必須承認,聖經也包含相當多的「恐怖經文」(texts of terror),被有效地用來反對現代大部分人權的進程。種族歧視、奴隸制度、壓迫婦女和同性戀者、反猶太人和排拒有色人種--全都是根據聖經而得到有力支持。透過不加檢視的文化假設來閱讀聖經,強化了「按字面」的詮釋。但經文本身已嵌入其獨特的文化,一直以來都是反對人權的主要來源,因而在歷代千千萬萬人受壓迫。 這材料可以被視為瓦器的證據,在其中收藏?聖經的寶貝--不是要接受的奧祕,包含基督教的議程,而是在建立研究和詮釋的傳統時要克服的障礙。但數以百萬計基督徒相信聖經是上帝字面、默示的話,在應付其中的禁令和命令等艱難經文時有很大困難。那些想認真看待這些經文,同時又考慮更進步的選擇的人,必須轉移尋求其他神學洞見的來源。 |
此書為香港進口.沒有現貨, 您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2-3 天,還請見諒,謝謝您耐心等後 |